科學是對客觀世界的認識,反映客觀事實和規律的、系統的知識體系,而藝術可以概括為對各種美與丑的感悟和表達。直觀上看,藝術更多地強調個人的主觀感受,而科學強調客觀規律。科學和藝術都追求普遍性、永恒性,求真、求美,大道至簡是普遍性與永恒性的基石,是真與美的極致。
中華口腔醫學會口腔生物醫學專業委員會是國內口腔醫學界從事口腔生物醫學研究和交流的高水平平臺,在創會主委王松靈院士和前任主委金巖教授的帶領下,專委會始終將從事口腔醫學前沿研究、推動基礎研究成果向臨床應用的轉化和培養高素質口腔醫學人才作為己任,十年磨一劍,目前口腔生物醫學專委會已成為我國口腔醫學領域高水平科學研究、注重學科交叉融合與臨床轉化以及優秀口腔醫學人才聚集的重要學術“社區”,從這里走出中國科學院院士,各類優秀杰出人才(如長江學者、杰青優青等)層出不窮,更為可喜的是口腔醫學各專業從事生物醫學和基礎研究的青年醫師、研究生和博士后等紛紛匯集本專委會,積極參加專委會的學術年會、各類青年/新秀論壇以及每兩年舉行一次的優青杰青論壇。為了進一步促進科學文化發展,活躍專委會科技人文氛圍,培養大家在科研工作中的創新意識,激發科研工作者發現美、創造美的熱情和興趣,本專委會常委會決定將舉行“生命的藝術 – 首屆年度顯微圖片展”活動。入選展示作品將在口腔生物醫學學術年會上展示。
首屆生命的藝術
顯微圖片展
The 1st Annual Exhibition of Micro Photography.
艾佧科技作為此次活動的協辦方,誠邀您參與到此次活動中來。
感受科研的藝術,
體驗創新的美感。
01
征集作品要求
1. 國內醫學界從業或研究工作者(年齡不限)均可投稿(評委會成員不能參加)。
2. 投稿作品內容健康向上,是在科學研究和觀察中所拍攝的顯微圖片,使用的科學儀器種類不限。
3. 投稿圖片均以數字文件提供,文件類型可以是BMP、JPG、TIF格式,投稿時大小不超過2M,圖片邊長不大于2000像素。為保證獲選后入展圖片的印制質量,原作品的大小一般不低于3M。
4. 投稿圖片應基本忠實原作,禁止過度PS修飾,凡經修改過的圖片需附原圖。
5. 同一作者最多可提交3幅作品參展。
6. 投稿作品時,需同時填寫參展作品表(附后),未按要求提供者,評委會有權取消參展資格。
02
征稿及展出日程
1. 投稿時間:2021年5月20日—7月31日
2. 展出時間:2021年10月23日—10月24日(口腔生物醫學專委會學術年會期間)
03
專家審讀規則
1. 截稿日期后,送展作品由主辦方組織專家審讀,最終確定年度圖片 1 幅(如沒有合適圖片,可空缺),年度圖片提名 20 幅。
2. 專家審讀依據:將注重圖片的 ①原創性(拍攝對象和拍攝方法的獨特性、創新性)、②科學性(圖片對研究工作的重要性)、③藝術性(圖片在造型和視覺觀感上美學呈現)。
04
投稿方式
參展作品按照征集作品要求連同后附的參展作品表及作者簽名掃描件一起發送至郵箱:art@aicabj.com。入選展示的年度圖片及提名圖片名單將短信通知本人。
聯系人:黃金 聯系電話:18610798028
05
版權聲明
1. 投稿參展作品必須為是作者的原創作品,無版權爭議,并保證其所投送的作品不侵犯第三人在內的合法權益(包括著作權、名譽權等),若發現涉嫌抄襲或侵犯他人著作權行為,由作者本人負責,并取消參展資格。
2. 投稿作者需同意主辦方擁有展示交流作品的使用權,可以將該作品用于展覽、展示、出版等用途。每位作者作品投稿后,即被視為已同意主辦方擁有所投稿作品的使用權(著作權仍由作者擁有),不另付稿酬。凡投稿的作者,均視為同意并遵守以上各條規定。
3.本次活動不收取任何費用,不退稿。
06
參展作品表
參展作品表 (←點擊鏈接下載)
技術服務咨詢 步經理 18910422384
艾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地盛南街1號1幢3041室
2020@ 艾佧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京ICP備1023658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