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求真、服務質量取勝”是艾佧始終堅持的經營理念,隨著硬組織病理制片的需求不斷增多,我們在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為了能夠更好的服務客戶,艾佧將溝通中,客戶遇到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匯總,并以Q&A的形式展現(xiàn)。我們會持續(xù)收集問題并以Q&A方式解答,如果本篇內容對您有所幫助,希望您可以分享給您的朋友。
1 問:骨折模型可做哪些形態(tài)分析項目?
具體可分為靜態(tài)參數(shù)和動態(tài)參數(shù),常用于研究骨折愈合的參數(shù)有:① 類骨質均寬 (Osteoid width,0.Wi) 將類骨質測n 次寬度后,取平均值。公式:0.Wi= 類骨質寬度之和/n (μm)② 類骨質表面(Osteoid surface,OS)指類骨質表面長 度占骨小梁表面長度的比例。公式:OS= 類骨質表面長度/骨小梁表面長度(%)③ 類骨質體積 (Osteoid volume,OV)類骨質面積占骨組織面積的比例。也叫類骨質體積密度、體積分數(shù)、面積分數(shù)。公式:OV= 類骨質面積/骨組織面積(%)④ 成骨細胞指數(shù):指每1mm骨小梁表面長度平均成骨細胞個數(shù)(個/mm)。⑤礦化骨痂均寬 (Mineralization width,MLW) 將礦化骨痂測n次寬度后,取平均值(μm)。⑥ 礦化骨痂體積(Mineralization volume ,MLV) 為礦化骨痂面積占骨組織面積的比例其含義及公式同類骨質體積(%)。⑦ 破骨細胞吸收表面(Osteoclastic resorption surfaces,ORS) 指Howship 陷窩的表面長度與骨小粱表面長度的比值(%)。⑧ 破骨細胞指數(shù)指每1mm骨小梁表面長度平均破骨細胞個數(shù)(個/mm)。上述①②③④為骨的形成參數(shù),⑤⑥為骨的結構參數(shù),⑦⑧為骨的吸收參數(shù)。動態(tài)參數(shù)(需要注射熒光標記):① 礦化率 (Mineralization rate,MAR) 指每日在活性成骨表面新沉積的礦化骨厚度。MAR=雙標記帶平均寬度/雙標記間隔天數(shù)(μm/d)② 糾正礦化率 (Adjusted mineralization ratejMAR)jMAR=MAR×雙標長度/類骨質表面長度 (μm/d)③ 礦化延遲時間 (Mineralization lagtime) 類骨質寬度除以糾正礦化率即為礦化
2 問:常見的熒光標記物有哪些?
動物實驗過程中常見的熒光標記物有4種:鈣黃綠素、茜素紅、四環(huán)素、二甲酚橙。

3 問:熒光標記是一種病理切片的染色嗎?
熒光標記不是病理切片的染色,熒光標記物是在動物處死前注射到動物體內,制作完成病理切片,在不染色的情況下,用熒光顯微鏡或激光共聚焦設備觀察松質骨代謝的技術手段。

4 問:有熒光標記的動物樣本應該怎么保存?
樣本取材后一般用中性福爾馬林溶液固定、避光保存,每48小時換一次固定液;如果需要用激光共聚焦觀察樣本的熒光信息,則需要將固定液更換為70%的酒精溶液。因為用激光共聚焦觀察用中性福爾馬林溶液固定過的組織制成的病理切片,會對某些熒光標記物有干擾。
